2023年第三季度四川好人孝老爱亲类巴中周梦容:用爱和责任支撑幸福家庭(2图)

发布时间:2023-12-01 20:59 | 来源:四川文明网 2023-09-18 17:23:00 | 查看:9559次

周梦容

  【主要事迹】

  周梦容,女,汉族,1970年1月生,南江县八庙镇燕山社区秧坝村村民。2010年丈夫突发不适晕倒,手术后落下了全身瘫痪的后遗症,丧失了语言能力和行动能力,辗转陕西、成都多地治疗,不仅花光积蓄还欠下10多万外债,但她从未抱怨退缩,不离不弃服侍瘫痪在床的丈夫13年。2014年,弟媳被查出罹患宫颈癌中期,高额医疗费让弟弟犯了难,她主动提出照顾弟媳,让弟弟外出打工挣钱,又耐心照顾弟媳9年。为养育3个子女,还清外债,她又带着丈夫、三个孩子和弟媳来到县城租下两间50平方米的房子。她早上去早餐店帮工,上午下午去做小时工,晚上整理塑料瓶等废品,1人打4份工,每天睡眠时间不足5小时。数十年如一日,任劳任怨,她用爱和责任一直支撑着幸福家庭,深深感动着周边群众,被视为榜样和楷模,赢得大家的广泛赞誉。

  家遭变故,不离不弃照顾瘫痪丈夫

  周梦容原本有个幸福的家庭,三个儿女健康成长,夫妻俩在陕西务工,一家人虽不富裕,却也和乐融融。但一场飞来横祸,让她的幸福生活戛然而止。

  2010年11月,周梦容的丈夫苗其林突发不适晕倒在地,虽及时进行了开颅手术,但仍然落下了全身瘫痪的后遗症。

  周梦容的记忆里,重症监护室的生活恍如昨日,3个孩子抱着她嚎啕大哭:“爸爸是不是醒不过来了”。她却只能摸摸孩子们的头安抚着,即便自己心里也被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撞得支离破碎。

  家里的顶梁柱倒下了,生活的重担一下子全压在了瘦小的周梦容肩上,看着瘫痪在床的丈夫和3个年幼的孩子,她不禁流下了眼泪。从此这个家就要靠她一个人撑起来,是选择坚持还是逃避?周梦容背负着苦难,行走在人生的十字路口,但人性最伟大的爱激励着她重新站了起来。

  照顾一个瘫痪的人不容易,十几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在床的人更不容易。但周梦容微微一笑:“两口子就是要互相照顾嘛!我只是尽一个妻子的本分。”说话间,周梦容把一条腿跪到床上,身体微微前倾,双手托住丈夫的大腿和腰部位置,把丈夫挪动到床的更里侧,熟练地换下丈夫身下的床单。

  每天为丈夫翻身、擦身子、端屎端尿、换洗尿垫、按摩、洗脚……周梦容一做就是13年,从未有过抱怨和退缩。

  手术后的丈夫曾一度丧失语言能力,只能发出简单的咿呀音,周梦容一有空就陪着丈夫练习,一边给丈夫按摩一边教丈夫说些简单的字词,在她的悉心照料下,术后一年丈夫左手便能微微抬起,也能说一些简单的字词表达自己的需求。

  丈夫腰部以下完全不能动,到医院就医时只能仰躺在轮椅上,十分不稳当。周梦容就找来旧衣服,比划着轮椅的大小缝了几个枕头包,给丈夫垫在腰部,前面缝一根布带子,可以扣在轮椅两端,防止躺在轮椅上的丈夫滑落。

  多年卧病在床使得丈夫的脾气越来越差,周梦容总是耐心陪着丈夫说话,锻炼他的大脑不退化。丈夫有时故意发脾气,将大小便拉在床上,或者将饭菜汤汁倒在床上,或者使劲捶打自己的胸口折磨自己。周梦容也只是轻轻抱住丈夫:“只要你好好活着,我和娃们的生活就有希望。”

  笑对苦难,坚韧勤勉撑起一个家庭

  周梦容的家庭负担很重,带着丈夫辗转陕西、成都、巴中求医多年,微薄的积蓄快速耗尽后,还欠下了10多万的外债。2012年,为了降低生活开支和照顾儿女上学,周梦容带着丈夫回到了四川省南江县。

  瘫痪的丈夫腿部动脉瓣丧失送血功能,致使腿部反复坏死出现慢性创面,需经常送往医院治疗。老家燕山乡距离县城最近的医院也有20多公里,为了更好照顾丈夫,周梦容咬咬牙在县城租了一套65平方米的公租房。这使得家里每个月的开支又多出小1000元,但周梦容不后悔:“钱可以慢慢挣,但他的身体耽误不起。”那时候的医保还没有惠及到每一个家庭,丈夫每月的医疗费和药费高达10000余元,这样的开销让本就贫困的家庭愈加艰难。身边的人都劝她:“买点药回老家算了,又节约医疗费又节约生活费,你也不用这么苦。”

  周梦容摇摇头说,自己苦一点没关系,丈夫和孩子不能再受苦。为了一家人的生计,周梦容每天天不亮就去早餐店打工,做到10点又匆忙赶回家照顾丈夫、操持家务,下午她会抽空去做一会儿小时工,晚上回家料理好丈夫后,还要关心两个孩子的学习情况,整理当天收集到的塑料瓶和废纸壳,一个人干几个人的活,每天睡眠时间不超过5个小时。

  看着母亲头发越来越白,身体越来越瘦弱,高三就读的小儿子苗健提出放弃学业,去外地打工挣钱补贴家用。这让周梦容慌了神,没有读过书的她坚信读书可以改变命运,但却没有更多的语言来劝服铁了心的儿子,那段时间周梦容做什么都提不起劲,就连给丈夫按摩、擦药都心不在焉。

  “我不晓得该咋个劝他,我希望他好好念书,将来找个轻松的工作,不要还像我们一样。”

  周梦容没有责骂儿子,她把丈夫托付给亲戚,带着儿子去自己做小时工的工地上待了两天,回来后跟儿子算了一笔账。“儿子,妈妈的工作你看到了,辛苦一天只有200元,你现在不读书去打工,将来就跟我们一样,一个月最多挣5000元,但你好好读书,四年以后你每个月就能挣1万元2万元。那个时候你再来帮助妈妈,不是能帮助得更多吗?无论如何,我希望你有更强大的能力。”

  在母亲的悉心教导下,儿子放弃了辍学的想法,于2016年考上了大学,一边勤工俭学一边努力攻读。

  “他现在在江苏科技大学读研究生,隔一段时间就会给我打钱回来,孩子们有出息能照顾好自己,我很开心。”

  为了减轻周梦容家庭的负担,燕山乡党委政府主动作为、积极帮扶,2014年将她家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,其丈夫看病就医的钱有了保障,村两委为她家争取了低保、残疾人救助、医疗救助、教育救助等各种帮扶政策。还联系公益组织、志愿者协会组织对口帮扶,从多方面减轻了周梦容的生计压力。

  生活在政府的关怀和周梦容的咬牙坚持下,逐渐有了好转。周梦容又在丈夫住院的医院干起了保洁,一边工作一边照顾丈夫,一个月能多收入2000多元。

  一人打4份工作虽然辛苦,但周梦容脸上洋溢着淳朴的笑容:“感谢党的好政策,我现在干活越来越有劲了,我不能光靠政府,要自己努力把这个家撑起来。”这是周梦容常挂在嘴边的话。当被问到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时,她说:“一家人好好在一起,就是我最大的心愿。”

  守望相助,手足情深托起爱的希望

  周梦容勤劳善良又积极乐观,她努力把希望带给身边的人。除了对丈夫悉心照料外,周梦容还主动承担起照顾娘家弟媳的责任。

  2014年,弟媳被查出罹患宫颈癌中期,手术费和化疗费让弟弟一家捉襟见肘,那时候丈夫的医疗费也是一笔巨额开支。姐弟俩互相照顾,感情十分深厚,弟弟会经常给她家买米买油,她也会把自己攒下的钱塞给弟弟用于治病。她有时候打零工要一两天不在家,老公的照料就都托给弟弟。弟弟基本全年无休,在县城里哪里有零工哪里就有他的身影,干完活后顾不得休息就要赶去她家照顾姐夫。

  眼看着弟弟一家的生活难以为继,周梦容主动提出照顾弟媳,让弟弟得以外出打拼。“一个两个我都是照顾,腾出一个人手才能出去挣钱。”就这样,周梦容接过了照顾弟媳的任务。她陪着弟弟跑手续,申请更便宜的公租房,帮着弟弟把房搬到自己家对面。

  为了给弟媳加强营养,餐桌上每天都会多加一个荤菜;弟媳化疗后身体虚弱,她每天给她洗衣服、整理房间;弟媳身体不能过度劳累,她总是抢着干重活、累活;弟媳不定期要到医院复诊,她一步不离地陪着排队、缴费、拿报告。

  周梦容有事出门前,一定会把饭菜准备好,把水桶装满,把脏衣服洗干净晾好,确保弟媳自己在家不用搬重物干重活,弟媳在家也会帮忙照看姐夫,等待周梦容忙完回家。

  “姐姐照顾了我9年,我很感激她给了我们希望。”弟媳每每说起姐姐都是热泪盈眶。

  朴实勤劳的周梦容永远坚韧乐观,她用自己的双肩扛起了家庭的重担,付出了人世间最宝贵的爱情、亲情和真情,她爱丈夫、爱子女,将自己的青春都献给了家庭,谁算得清她付出了多少心血、流过多少汗水。正是像她这样的淳朴、善良的家庭妇女们,用一言一行传承和发扬着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,用爱心和责任心构筑起一个个和谐的家庭。

用户名:验证码:点击我更换图片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*如果看不清验证码,请点击验证码更新。
Baidu
map